六月的江淮大地,暑气初袭的田野里绿意盎然。6月25日,苏垦农发基本完成夏种,工作重心转向夏管。从智慧育秧到无人农机作业,从精准灌溉到绿色防控,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正在广袤田野间徐徐展开。
智慧育秧:夯实秋粮丰产根基
“秧好一半禾,苗好七分收”,随着机械栽播技术的广泛应用,传统育秧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。苏垦农发各分公司积极寻求科技创新突破,致力于解决水稻育秧难题,为秋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。黄海分公司引进微喷旱育秧技术,并围绕该技术开展了适宜秧龄探索、精准水肥管理措施研究、不同地质育秧表现、微喷条件下新型育秧基质筛选等十余项试验。这些试验不仅提升了育秧效率,还为后续的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。白马湖分公司大力推广“流水线育秧+机械化插秧”模式,投入18条智能化育秧流水线,仅用10天就完成了近5万亩水稻育秧。这一模式极大节省了用工成本,缩短了大田种植时间,提高了劳动效率,为后续的夏管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科技赋能:无人农机高效作业
科技为今年“三夏”增添了丰收底气。无人农场试验示范走在前沿,无人机巡田播种打药已成基础操作,智慧灌溉高效集约,科技的力量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动能。在临海分公司,满载水稻秧苗的雷沃无人驾驶插秧机按照预设路线平稳运行,自主完成插秧、避障等一系列操作。对比传统插秧,不仅节省一半人工,还极大提高了作业速度,同时精准的行距和株距,为后期水稻通风透光、均衡生长奠定了基础。工作人员轻点手机上的智慧灌溉系统,智能闸门随即开启,灌溉水沿着水渠精准入田,为新栽秧苗提供充足水分。弶港分公司1.1万亩水直播田全部采用无人机飞播,效率高、播撒匀,大大提高了出苗效果。
绿色种植:推动生态农业发展
苏垦农发积极推进药肥减量增效,科学制定种植规程,推广稻田湿润施肥、无人机飞防等绿色生产技术,信息化全程实时监管药肥施用。东辛分公司强化秧田精细化管理,严把整地质量和栽插标准,着力打造“双减”示范田。宝应湖分公司3500万亩欧盟和国标双重认证的有机基地,全程采用有机种植方式,人工除草、生态防控,运用“绿色+生态+科技”技术集成模式,打造有机农业标杆。
精细管理:夏管工作扎实推进
夏管工作是确保秋粮丰收的关键环节。滨淮分公司根据水稻不同品种、不同播栽方式、不同播期等实际情况,“一地一策”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,因地制宜抓好“一栽就管”,因苗分类施策,保障各项技术措施落地落实。面对6月20日前后的连续强降雨,淮海分公司迅速启动防汛排涝应急预案,开展河道清淤、紧急调配水泵、启动电站,打赢了18小时排涝保卫战;临海分公司用20分钟完成无人机高效全景巡田,迅速排查6万余亩水稻受涝情况,对受涝严重田块迅速组织排涝,仅16小时便解除灾情。新洋分公司秉持“一栽就管、一种就管”理念,一周内完成全田匀苗补缺,无人机追施分蘖肥,采用浅水灌溉,让田间形成合理的保温、保湿环境,为水稻生长营造舒适的“小气候”。
苏垦农发深入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深化“藏粮于管”措施,持续推动农业生产向数字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升级,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