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苏垦米业淮海公司“三秋”工作现场,一支以党员、团员为骨干力量的青年突击队正奋战在粮食收购、加工、仓储一线。他们在计量、生产和保管等关键岗位攻坚克难,以精准、创新和实干,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。
计量岗:“火眼金睛”守好粮食“第一关”

“姜科长,这批稻谷的水分含量为13.2%,容重765g/L,计量数据已同步上传至系统!”10月26日清晨6点,在苏垦米业淮海公司的磅房内,30岁的计量员顾成杰已顺利完成第12车稻谷的检测计量工作。作为粮食入库的“第一关守护者”,顾成杰与同事们组成的青年计量组,在“三秋”期间全天候24小时驻守,日均完成40余车、2000余吨粮食的计量检测任务。为提升工作效率,团队创新性地推出了“双岗联动”工作法:一人负责抽样检测,另一人同步录入数据,配合智能化计量终端,将单车检测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大幅缩短至8分钟。在高峰期,单日最高可完成60车粮食的计量工作,且准确率始终维持在100%。顾成杰表示:“每一粒稻谷都关乎粮食安全,我们多一分细心,数据就多一分精准。”
生产岗:“精工细作”奏响加工“提速曲”

踏入公司生产车间,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,青年挡车工王承顺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大米加工流水线的显示屏,手指在操作面板上敏捷地切换。在“三秋”期间,生产线采取24小时轮班制度,王承顺主动请缨,承担了从深夜12点到早晨6点的“攻坚班”任务。一次夜班期间,他敏锐地发现色选机的筛选精度有所下降,立刻果断停机进行检查,最终在设备内部清理出了细小的稻壳杂质。“如果等到天亮再处理,至少会影响到5吨大米的品质。”王承顺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边说道。
保管岗:“科学守护”筑牢粮仓“安全线”
“2号仓稻谷温度22℃,湿度65%,通风设备运行正常!”在公司原粮仓储区,青年保管员姚聪正沿着粮仓廊道逐一检查各仓情况。“三秋”期间粮食入库量骤增,仓储压力随之剧增。为此,公司创新实施了“三查三测”管理法:每日检查粮温、湿度及虫害,每隔3天检测水分、容重和品质,并借助粮仓智能监控系统,实现粮情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异常情况的自动预警。
当下,在苏垦米业淮海公司的“三秋”战场上,青年员工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关键岗位,他们以担当诠释青春,以实干助力经营,让青年突击队旗帜在“三秋”一线高高飘扬,用奋斗谱写助力“三秋”、挺膺担当、冲锋在前的青春乐章。
